你好,我是Entertainment_YH

你好,我是Entertainment_YH,或称“恩特忒门特杠外诶吃”,亦或“YH”。此网站是YH的个人网站,用于更多人了解我,分享我,以及与我交流。欢迎来到我的网站!

开始吧!

关于这个网站

  这个网站是我于2025年3月30日创建的,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有趣的地方,记录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以及让更多人了解关于我的基本信息。同时,我随时欢迎各位的反馈,我会不断更新网站内容,让它越来越好,欢迎大家来访问!


网站历史

  上文提到,这个网站是与2025年3月30日创建的,但并不是Entertainment_YH的第一个网站哦!作者初次学习HTML是在2024年,那时候作者需要准备中考,所以网站初期学习并不多。而截至目前(即2025年3月31日),作者在读高中一年级,更新时间可能比较慢,但作者保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网站内容会越来越丰富。(当然,如果你想看原网站,它暂时在上一个项目里躺着,以后可能会公开展览(当作反面教材),但现在来说算是一个废稿,究其原因,因为作者曾不断地尝试新的代码和功能,但并没有认真的学习底层基本代码,导致网站既不美观且BUG极多,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这个版本。)


联系我

我的邮箱:   14899034@qq.com
我的QID:   123YHawa
当然,网站中的软件小图标点击后也可以直接跳转至对应的我的主页。

vote

你认为这个网站在接下来的3个月后可以做出哪些改进?

截止日期:2025年9月24日(剩余天)

Statistics

网站访问量折线统计

announcement

静态网站 => 动态网站

Entertainment_YH May 30th, 2025 - Present

  我为我的网站添加了一个动态功能,你可以在网站最下面实时查看这个网站的一些信息,当然,如果我的技术力量足够的话,我会添加在线动态功能,即让访客也可以发布动态。


未来的网站更新规划

Entertainment_YH May 11th, 2025 - Present

  • 继续开发新的功能或模块
  • 优化用户体验
  • 整一些好玩的东西

post

一个有趣的问题

Entertainment_YH Published on May 23th, 2025

想象一下:你有一个可以重置任何东西的遥控器,它可以重置任何东西,无论客观上存在或不存在的东西。例如,重置和某一个人的关系,重置后就如陌生人一样;又或是一个碎掉的玻璃杯,重置后它回到了碎掉前的时间线。你会用这个遥控器来做什么?(只能重置一次,一次后作废)


我的第一条动态

Entertainment_YH Published on May 17th, 2025

这是我的第一条动态,同时也是网站的测试动态,此栏目会在以后放一些有趣的东西,类似于“QQ空间”或者“微信朋友圈”那样,也会转载一些有意思的东西,敬请期待吧!

Utilities

实用工具

Entertainment_YH June 18th, 2025 - Present

  本网站提供了一些实用工具及常用网站链接,供大家使用。

article

我眼中的“精神病”:标签、相对与孤独的真相

Entertainment_YH 观点由作者提出,文本由ChatGPT整理 June 18th, 2025 - Present

  我们常说“精神病人”,可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他们?我曾思考过,他们的问题,真的只是精神出现了“故障”吗?在我看来,或许他们只是拥有一套与主流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。
  他们可能说:“1 + 1 = 3。”这在我们看来荒谬,但他们并非毫无逻辑,而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解释这个世界。在他们的认知中,这种表达是合理的,只不过脱离了大众通用的坐标系。
  主流社会认为,人应该起床、吃饭、学习、睡觉。但这些“应该”只是约定俗成的“绝对正确”,是一种人为制定的秩序。而他们,却愿意抽离自己的一部分生活,用来沉浸在他们的世界观中,发展出一种“我们看不懂的逻辑”。

  我们给这种人贴上了标签:“精神病人”。这个标签看似中立,实则是一种强硬的归类,它定义了“正常”的边界,也切断了理解的可能性。
  我一直对“标签”很敏感。它们像是便利贴,被社会随手贴在人身上:“优秀”“问题儿童”“社恐”“怪人”……久而久之,人便活成了标签本身。可现实并没有非黑即白,标签也并不等于本质。
  正因如此,我也提出过一个想法: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,只有相对的对与错。1 + 1 = 2 是在十进制系统、算术公理下的结论。但当系统本身变了,它的“对”也随之改变。
  而那些被我们称为“精神病人”的人,其实只是构建了另一个系统。他们可能不合群、被孤立、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。最终,他们中的一些人会选择“同化”,强迫自己放弃原有的理论体系,去迎合主流,只为了活得“不那么孤独”。
  我对这种“同化”感到非常伤心。因为那不是认同、不是理解,而是压抑与妥协。
  而我自己,其实也常常陷入这样的挣扎中。我渴望表达,渴望有人理解,可很多时候,却像是对牛弹琴。我不想被标签化,也不想别人因为我思维不同而回避我。 我想说,也许我们不需要所有人都一样思考,不需要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人。也许,真正的“正常”,不是顺从,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彼此的连接。


网络的千层污染:人类集体心理的坍塌路径

Entertainment_YH 观点由作者提出,文本由ChatGPT整理 June 26th, 2025 - Present

 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,网络本应是连接世界、启发思想、承载人类智慧的通道。然而,近几年我们却目睹了它的异化:它不再是纯粹的技术空间,而变成了情绪的黑洞、价值的炼狱、信任的坟场。这不是偶然的,而是一个缓慢却清晰的演变过程——一场关于人性、心理、社会与科技的长期博弈。
  本文试图梳理自2019年起,网络环境如何一步步走向扭曲,从“黄金年”到“数字焦土”,从人类共识的广场变为极端孤岛的聚集地。通过时间的脉络,我们不仅能看清网络的变质轨迹,更能洞察人类内在的变化与挣扎。

  一、从病毒到病毒性情绪的蔓延(2020)
  2020年1月,新冠病毒在中国武汉首次爆发,随后迅速席卷全球。人类社会被迫按下暂停键,居家隔离、线上办公、封锁边境成为常态。
  人们在现实中的连接被切断,于是纷纷转向网络寻找替代。短视频平台、微博、社交聊天工具一夜之间成为情绪宣泄的主战场。初期是互助与鼓励,但很快,焦虑、不满、恐慌和不信任开始迅速扩散。网络不再是工具,而是心理避难所,但也是情绪传染源。
  二、阴影逐渐堆积:情绪宣泄成为主流(2021)
  2021年,疫情反复、生活无望感加剧。人们越来越多地在互联网上表达压抑、愤怒、孤独。
  豆瓣上,“抑郁小组”一度因内容过于消极而关闭;知乎出现大量关于焦虑、逃避、躺平、厌学的问题;短视频平台上的“emo风”成为潮流。算法出于“用户黏性”考虑,反而强化了这些内容的曝光,让负面情绪像病毒一样传播。
  网络开始变成一个巨大的情绪垃圾场。没有人管理、也没有人有能力清理,久而久之,人们开始适应乃至依赖于这种负面表达的环境。
  三、抽象化的开始:表达不再为理解服务(2022)
  2022年,各种“抽象表达”开始横行于网络。
  B站、抖音上出现大量低像素、无意义循环、无逻辑剪辑的“抽象视频”;图文区出现以“恶搞AI图”“超现实漫画”为主的迷因文化;表达变得越来越情绪化、语焉不详,不再追求逻辑和清晰。
  例如,“发疯文学”成为一种潮流,内容常常脱离现实语言逻辑,仅保留痛苦与荒诞的象征。很多青少年开始使用“我疯了”“人类不配拥有互联网”等语句表达自己内心的疲惫。
  抽象化,成为一种逃避现实与情绪压抑的方式,但同时也模糊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边界。
  四、心理崩塌的征兆:极端化思潮与现实冲突(2023)
  2023年,极端化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传播。
  一方面,乌克兰战争延宕未决,中东冲突频发,网络成为战时宣传、舆论操控与阴谋论滋生的温床;另一方面,国内外的年轻群体在长期压抑中爆发,对体制、社会、人性产生深度不信任。
  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“反人类”、“毁灭主义”、“纯粹的恶”之类的标签和内容,B站的“解构社会系列”成为热门;而微博上关于“人工智能毁灭世界”的讨论从科幻变成担忧。
  极端观点不再只是小众,而是借由算法反复传播,引导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认知黑洞。
  五、孤岛化的加剧:社群分裂与信息茧房(2024)
  进入2024年,AI生成内容迅猛增长,真假难辨成为网络主要问题之一。
  P图、伪造视频、伪原创文章在社交平台泛滥,尤其是在“热点事件”发生时,网络信息几乎无法追溯源头。网友们开始习惯性地怀疑一切:“这是真的吗?”“是不是编的?”“是不是炒作?”成为最常见的评论。
  与此同时,“讽刺”“调侃”“丧”成为主要表达方式,善意、认真、严肃的内容逐渐失去土壤。“网络”原本是连接人的工具,逐渐变成一种“情绪过山车”:你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友善还是恶意。
  六、2025:网络的猎奇化、污秽化、破坏化
  2025年初,关于“未成年人遭遇网络负面影响”的研究在各国频频发布。
  青少年沉迷于带有暴力、性暗示、猎奇恶趣味的视频内容——这些视频往往挂着“搞笑”“梗图”“整活”之名,却实质上传递出畸形价值观。与此同时,一些短视频以“挑战”为名引诱青少年模仿危险行为。
  网络如同一个“内容炼丹炉”,什么吸引点击就生产什么,不择手段。
  成年人对此或许还能分辨,但年幼者却在无形中构建起“人性可以扭曲、恶意无成本”的世界观。
  七、人性的释放:本性与秩序的较量
  当恶意可以不计成本地释放,当情绪可以不负责任地传播,网络便不再只是技术空间,而变成了本性的放大镜。
  “我不是坏,我只是匿名”;“别那么当真,这只是网络”;“谁认真谁就输了”——这些话语成为网络的主旋律。人类不是变坏了,而是缺少了“社会规范”这道闸门。
  正如你在现实中不会随地吐痰,但在网络中却可以口吐恶言。技术释放了人性中“最不愿被看见的部分”。我们面对的不是技术,而是自己。
  八、数字社会的失衡模型:从 0 到 10000
  设想一个稳定文明的指数是0。
  当污染只到1、2、3,我们或许能用教育、舆论、法规将其拉回——但如今,我们看到的网络污染不再是个位数,而是指数级的增长:从言语攻击、算法推荐,到伪造信息、情绪操控。
  要“减去这些污染”,已经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到的事。而“集体行动”恰恰是我们最薄弱的能力: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“集体”。
  九、结语:我们还能减去那 10000 吗?
  这不是定局,但确实是警钟。
  2025年,我们站在了一个拐点:要么清醒,要么沉沦。网络曾是启发者、连接者,如今却逐渐成为诱惑者、腐蚀者。
  你还愿意“认真”吗?你还愿意“相信”吗?你愿意在无数个+1中,成为那个-1的人吗?
  如果你愿意,那就从今天开始,用真实、善意、耐心和逻辑,在你的每一次发言、每一次转发中,重建网络的价值感。

partnership

Voident_Game

Voident_Game游戏工作室 Established in Jun, 2022

因为热爱所以坚持。

关于Voident_Game

Voident_Game游戏工作室 Established in Jun, 2022

"Minecraft Bedrock Edition"上的服务器IP地址:mc.voident.xyz:19132
该工作室的《我的世界中国版》服务器将在2025年底上线

language
localization

所有翻译均为机翻,翻译可能有误,请以简体中文位原文对照。

  • 简体中文/people's republic of china
  • 繁體中文/hong kong, taiwan, macau (PRC)
  • english/united states
  • Русский язык/russian federation
  • Deutsch/germany
  • 日本語/japan
  • 한국어/republic of korea
  • uygur/xinjiang, PRC

精选图片

网站贡献者

Author image Entertainment_YH 作者

本网站的作者,没什么可写的,你说是吧?

Author image QN Voident_Game游戏工作室创始人

打瓦的,本网站服务器提供者& 技术支持人员,感谢您对本网站的贡献!

Author image 陨落之星 作者的某个朋友

精选图片中的文案编辑者,感谢您对本网站的贡献!

Author image 所有本网站的访客 献给世界上唯一的您

感谢您访问此网站!